一、婚嫁
新中国成立前,男女婚姻全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究门当户对,身价财礼及年庚八字,一般都要“明媒正娶”,婚俗礼节繁琐。新中国成立后,男女青年相识、相爱、订婚、结婚,除极少数由父母作主外,多数由亲友或介绍人“牵红线”,少数自由恋爱者破除一切陈规,有的见面后就一见钟情,成为知音。也有的恋爱时间较长,相互了解较深,彼此有感情才结婚。
(一)定亲
由媒人在男女双方的父母、亲属间说合。若女方应允,就将“庚帖”(女孩的出生年、月、日、时辰,故亦称“生辰八字”)送达男家,男家接受后放在灶头上(也有多个贴子送达男家,任其挑选),男家请测字、算命先生推算,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合起来“无冲”“无克”者方可结合,此谓“排八字”“合帖子”。经媒人撮合,双方家长同意后,便择日定亲“担小盘”。男方需备小件金银首饰、布料、茶果等请介绍人送往女家。女方认为价有所值就收下,认为不尽人意,介绍人回男方让再添置,直到女方满意为止。女方收受,名为“纳彩”。定亲后,姻亲不应有变化,很少有“赖婚” 现象。
定婚后,男女双方均无变卦、异议,则由男方选定结婚日期,通知女方,称为“通讯”。男方再次备足彩礼,其中有丰厚礼金、金银首饰、衣料食品等送往女家,谓之“行聘”,俗称“担大盘”。80年代后期,农村婚期一般定在农历年初二、四、六,这是亲戚们都有空的日子。也有选择国定假日,最好能选上农历公历都是逢双的日子。进入90年代后,只要是星期六、星期日能在宾馆、饭店预订到酒席,都可以定为婚期。
(二)结婚
俗称“好日”,在婚事活动中最为隆重,分三日进行,隔夜落桌、正日、回门。
隔夜落桌,正日前一天,男方请先生(村上德高望重有文化的老人),布置婚礼礼堂(一般人家的客堂、大户人家有厅堂)客堂后壁贴上大红“囍”字,下面挂寿星图,两旁贴对联,写上“花好月圆,百年好合”等祝语。客堂门梁上挂红绸挂落。
男方还约请厨师、邻居(称“相帮人”)筹备菜肴、用具。至亲及远地亲戚在晚饭前到达,协办喜事。下午,派族中长辈请媒人。新中国成立前,媒人有2个:一个称“行媒“,是介绍人;另一个称“坐媒”,是新娘的娘舅。晚饭前,须将媒人请到男家,设宴款待,称“隔夜落桌”。
正日,男家、女家分别举办酒席,招待前来庆贺的客人。一般男方的排场较大,大户人家酒席多达二三十桌,还请堂名或宣卷助兴,或请“瓦人”(吹鼓手)吹吹打打,场面热闹。
娶亲一般都要用“迎船” 接送,由船工、轿夫、乐队人员、男女宾客等组成迎亲队伍。花轿放在船头上,连根带叶的杜园竹两根,放在船艄两边,迎亲礼物都装在盘里,有带脚蹄子、鲤鱼、酒菜、糕点、帖子、封筒(红包)等。上午,迎亲船鸣炮敲锣起程,前往女家迎娶新娘。
迎船进入女方村坊,村上有人用竹竿、绳索、船只阻拦,索取香烟、糖果、红包(喜钱),称“拦栅”,以示热闹。到达女家河埠,男方鸣炮,女方“接炮”。停妥后,由新郎的舅佬(新娘的兄弟)用两只提桶到河边拎满水,放在亲船跳板上称“拦水接跳”,男方要给“红包”, 然后迎亲队伍上岸。
媒人随花轿进入女家客堂,在喜娘的张罗下,新娘梳妆打扮,穿花衣花裙,戴头面、墨镜,着绣花鞋,披红方巾,手裹红手帕,由喜娘搀扶至轿边,再由新娘的兄长或父亲“抱嫁”进轿。此时,吹鼓手吹喜曲,轿子到亲船前,新娘的鞋子脱在自家河埠头(自家泥土不带至男家),另换新鞋,花轿放入中舱,鸣炮开船。女家准备“行嫁船”,嫁妆有衣橱、箱子、梳妆台、箱垫、马桶、脚桶、粉桶、面桶(脸盆)、提桶、坐桶等。将陪嫁的物品装在行嫁船中,行嫁船先行,到达男家后将陪嫁物品搬进新房后回女家。
迎船回到男家河埠再放爆仗,新郎用女方送来的两只提桶拎两桶水进家,称“抢仙水”。舱门打开“喜娘”挽着“新娘”进轿,轿子抬到男家厨房门口,喜娘搀扶新娘经过厨房、中屋、后屋,一直到新房歇息。若男女双方路近,娶亲时不用“迎船”, 只用花轿,名谓“走亲”。
午宴,客堂内一桌酒席谓“正桌”,席上朝南坐媒人,东北角坐娘舅、姑夫,陪客均是至亲,新郎也相陪。每桌上都有蹄子,有八样菜肴,称“蹄子八样头”。新娘由小姐妹将饭菜端进新房坐在床沿上吃。午饭后,招待客人有茶点,正桌上有“九芝盘”(分九格的木盘)内有瓜子、蜜饯、糖果等,其余各桌均用碟子装茶果。此日晚宴为“正酒”,菜肴更丰盛。
结婚时辰到,在客堂举行婚礼,俗称“结亲”。客堂内置八仙桌,桌上放上一对大蜡扦,点燃大红蜡烛,俗称“花烛“。吉时到,鸣炮奏乐,新郎、新娘由“红绿牵襟”引进客堂,面朝北并排站立。司仪高喊:“红绿牵襟一样长,两面一对小鸳鸯,当中打个同心结,一对夫妻百年长。”新郎新娘双膝跪下(下铺红毡毯)三拜: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礼毕,随着鼓乐声起,新郎、新娘送入洞房。稍停片刻,新郎、新娘复出,进入客堂跪拜长辈、平辈。先见父母,再见娘舅、姑夫等人,接受“见面礼”。拜毕,再拜灶君王。此时客堂内备好一桌酒菜,新人并排朝南而坐。喜娘一边挑菜肴放在新人面前空碗里,一边说吉利话讨口彩,如:“新官人吃个大鱼头,种田种只大圩头,新郎新娘吃个肉丸子,来年养个胖儿子,新郎新娘吃点炒胶菜,合家欢乐常吉彩,新郎新娘吃点笋干头,恩爱夫妻到白头”等等。此俗称“吃花烛”,两旁有4位“陪花烛”的,喝酒猜拳,用诨话嬉弄新人,引得众人哄堂大笑。然后是移花烛,入洞房,挑方巾,闹新房,婚礼结束。
回门,翌日一早,新婚夫妻在新房里吃同台饭(饭菜由喜娘端进来),8只小菜,其中一块方肉。外面的客人吃赤豆饭,称“三朝米饭”。
乡亲邻里要来“认新娘”,讨喜糖。此日,新娘卸去“头面”,大家才能看清其面目,新娘的喜糖是事先准备好的,用粗草纸包成信封形一袋袋,面贴红纸条,內装散糖和爆米花,来讨糖的人,每人一袋,小孩特别高兴。
上午,新郎新娘带上糕点、礼品同去女家做客,称为“回门”。女家中午办酒,新郎拜见女方亲戚,此日女家最为热闹。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颁布《婚姻法》,废除一切封建包办婚姻。青年男女自由恋爱,婚姻自主,婚事简办,提倡集体婚礼。三年困难时期(1959~1961年),物质匮乏,结婚宴席,很少见鱼肉。“文化大革命”中,一切传统结婚礼节均被废除。80年代末,许多结婚旧俗重又恢复,送彩礼备嫁妆、娶新娘、办婚宴等婚事活动中,既有传统的,又有新花样的。特别是90年代起,独生子女多,结婚时两边都举行仪式,对双方父母都有赡养和继承财产的义务和权利,双方家中都设有新房,俗称“两头挂幡”。结婚盛行拍婚纱照,新房布置也十分讲究,嫁妆都有高档电器,娶亲大都用车队,有些人家在饭店设婚宴,结婚排场大,费用高。
二、生育
(一)担汤
孕妇临产前个把月,母亲准备红糖、粽子、糕、鸡蛋、火腿、胡桃及婴儿衣服、尿布等物馈赠,称“担汤”。男家、女家至亲、产妇小姐妹、同事也前往担汤。主家要备筵席招待送礼客人,并将把粽子分送亲友、邻居,预报喜讯。90年代起,按预产期季节婴儿临时穿着的毛边斜襟衣服和尿布或尿不湿是必送之物,其他折现金,让婆家自行采购。
(二)生产
生产亦称做生母、坐月子。产妇在分娩后10天内需静心休养、加强营养。主要食物有糯米莲心八宝粥、鸡蛋、桂圆、红枣等。
(三)三朝面
婴儿生下第三天,下面条,面中放水潽鸡蛋或白孵蛋,送给左邻右舍,告示家中添人口。进入21世纪,不少人家用红塑料袋装2盒方便面、2个真空包装的卤蛋送人,范围扩大到单位同事,农村仍以经常来往的亲戚、左邻右舍为主。
(四)满月
婴儿出生一个月时,宴请亲朋好友和邻居,称“满月酒”。是日,请理发师为婴儿剃去胎发,去除面部毛发,称剃“满月头”。主家还要以鱼、肉盖交面条和红蛋送给邻居和亲朋,以此来传递添孩喜讯。
三、喜宴祝寿聚会
(一)谢师宴
90年代起,盛行谢师宴。学徒出师,学生考上大学等,家长办谢师宴,请师傅、师长上座。席间,师长勉励徒弟、学子奋发有为。凡教过的老师,甚至校领导都会受到邀请。
(二)祝寿
过去只在北厍富裕人家流行,人到60岁、63岁、66岁有“吃蹄子”习俗,亦称“祝寿”。无论男女到虚岁(以生肖年为准)59岁,其子女以及十分亲密的侄儿、外甥、内侄辈馈赠蹄子、鸡蛋、果品等作为祝寿礼物。而到63岁、66岁,两个年份还要以上述数量礼品送给老人享用。吃第一次蹄子有个规矩,即要提前一年为59岁时吃,是做“九”、不做“十”(贼的谐音)的意思。1996年后,祝寿之风在全镇范围内逐渐盛行,不少人家的祝寿筵席还办在饭馆酒店里。
(三)同学聚会
改革开放前,北厍境内没有同学聚会的礼数。90年代开始,流行中学、大学的同班级同学每逢毕业整数的年份(10年、20年、30年)举行同学聚会。内容有:叙旧、聚餐、摄影留念、发放纪念品等。活动经费有AA制,或有同学间的企业家赞助。
四、丧葬
(一)停丧
家中有人亡故,由小辈或雇请“土作”为其揩身、理发、修面,穿戴寿衣、鞋帽(若少妇夭折,穿结婚时衣服,青年男女夭亡穿新衣服),然后在遗体腰部结白布条,由死者儿子和“土作”一起将遗体转放在客堂中门板上,头南脚北,用白布覆盖全身。死者头前盛半碗饭放1个鸡蛋,脚边置油灯,昼夜不息,称“长明灯”。灵堂前挂帐幔,贴特大“奠”字,两旁挂挽联,焚香点烛,烧化纸钱,烟雾缭绕。家属派家人或本族人将死讯告诉亲友,同时说明出殡时间称报丧。
丧家还请僧侣诵经,超度亡灵。死者亲属系白腰带戴黑纱臂章,子女儿孙在鞋上“满孝”( 缝上“白布”),称为“戴孝”。家属亲戚分批轮流日夜守灵,女人在遗体旁拖腔带调地啼哭,一边诉说死者生前的好处、恩怨,俗称“哭亲人”。
和尚道士在做道场时,亲戚朋友前来探丧(向遗体告别时间一般在下午或晩上),道场暂停,灵堂内哭声一片,晚上哭一阵,做一阵道场。在出丧前一天晚上(一般在黄昏戌时)和尚道士带家属亲朋,绕遗体兜三圈称“转佛”,和尚道士一边念经,一边奏哀乐,超度亡灵。
(二) 出殡送葬
出殡那天,将孝堂布移至灵柩前面,设供案,祭奠亡灵。死者小辈依次端酒叩拜行礼。叩拜完毕,撤供案,灵柩抬出家门时,要在门口将一只甏掼碎在地。儿子或孙子手捧死者遗像,其他亲友随后,将灵柩送上殡仪馆的灵车。送葬车队,灵车在前,其他送葬车辆在后,送葬路上撒纸钱,过桥时由儿子或小辈喊:“要过桥了”。灵柩送进殡仪馆后,安放在告别厅内,进行遗体告别仪式。在告别仪式上,送葬亲友为死者默哀,凡属单位职工由死者所在单位领导或亲属代表宣读死者生平,最后亲友绕灵柩慢行三圈。告别仪式结束,火化遗体。骨灰用盒装殓后,送葬亲友直接将骨灰盒送往公墓或安息堂入葬,称“热葬”,也有将骨灰盒接回家中或将骨灰盒存放在殡仪馆内,待正清明日入葬。骨灰盒入葬后返回。到家门口,送葬人跨火把。儿子将死者牌位等置于灵台上,点烛上香,以酒菜供奉。众人在灵台前脱孝服、解下白束腰,吃甜茶、糖、甜糕,然后吃回丧宴。如为高寿仙逝,回丧宴结束后,丧家送吊唁者寿碗一只。
(三)做七
从逝者去世日起算,每隔7天要祭祀亡人一次,共做7次。做七的日期习惯按农历计算,做七日期中至少要有一次是初七或十七或廿七日(谓“撞七”)。如依次排列碰不到“七”,则要有一次提前或推迟到有“七”的那日做七。做“五七”最隆重。“五七”那天凌晨,死者的子或女用梯子爬到屋檐上招魂,招呼死者“转来吧”,请僧人做佛事或请道士吹打。灵位前所供菜肴都有女儿备齐。祭祀要焚化纸房(内装纸家具、纸衣箱等)、纸船及亡者生前的衣服包,被焚的东西要用铁链或用石灰粉画圈圈起来,小辈们跪拜,手持点燃的安息香绕火堆转3圈。然后脱下丧服,将佩戴的孝饰放入火中同焚,以除孝。祭祀结束撤去灵台,将灵位移入家祠或放入龛中供奉。“做七”习俗沿袭至今。